2024年1月5日10时30分,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蒙山一本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鞠成祥 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韩 东 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邵长三 临沂市蒙山保护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鞠成祥(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会前观看的是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2023年拍摄的宣传片《对望蒙山》,该片时长7分钟,整个视频以地质-地理-地缘为主线,将蒙山区域的地质景观、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展示。
除宣传片外,今天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蒙山调查新成果《蒙山一本通》。2022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激活蒙山”的战略决策。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决策,提供关于蒙山的较为系统、全面的基础数据,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于2023年组织人员成立编纂小组分别赴涉蒙山区域相关镇村、国有林场和相关单位,通过开展现场调查,数据比对分析,实地认证等形成初稿,后经过十几轮修改完善,并邀请相关领导、专家进行了座谈论证,《蒙山一本通》最终正式成书。
《蒙山一本通》的编纂,旨在对蒙山区域概况、地质地理、动植物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沟峪村落、功能分区和旅游服务进行系统梳理,为蒙山的发展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基础数据,为“激活蒙山”战略贡献力量。
在《蒙山一本通》编纂过程中,管理局发现了部分问题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蒙山资源管理。确保规划落地落实,修订《临沂市蒙山保护条例》,出台蒙山资源利用正负面清单。二是培育主流IP资源。包括打造IP,找到爆点;扩充IP,找到受众;提升IP,做好升级。三是推动片区差异化发展。开发差异化特色文创小镇,解决当前旅游承载量不足的短板;鼓励个人和社会资本参与文旅开发;培育有实力、有情怀的本土文旅龙头企业。四是全域做活水文章。留住水、增长灵气,护好水、夯实底气,发展水、提升人气,加快水文融合、水农融合、水旅融合。五是实施蒙山“五化工程”。通过彩化、亮化、美化、花化、香化,每年推出旅游爆点,提升旅游魅力。六是提供有力保障。抓好机制保障,把力量“集束聚焦”到激活旅游资源上;抓好人才保障,引进一批旅游文创人才,推动旅游产业向时尚前卫发展;抓好政策保障,让更多“真金白银”涌入蒙山;抓好交通保障,打通平邑县沂河路东延至费县向阳路路段,整修拓宽孟良崮至云蒙景区的孟蒙路和平邑县九女关105县道蒙山段等。
《蒙山一本通》的编纂过程中,材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核实认证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在此,向无偿参与调查、提供资料的专家学者、热心群众,向为该书编纂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有关部门,向关心、支持蒙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济导报记者提问:除《蒙山一本通》的编纂之外,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贯彻落实“激活蒙山”的战略决策上,还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鞠成祥(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编纂《蒙山一本通》,为临沂市委、市政府提出“激活蒙山”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关于蒙山的较为系统、全面的基础数据。
除此之外,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激活蒙山”的战略决策。近年来,我们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注重地质科研,强化地质监测,广泛开展地质科普教育,积极带动区域发展。管理局依托生态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工程,总投资1700余万元,主要对地质公园范围内的44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实施保护提升;探索建立“1+1+4+N”执法监督体系,形成了市蒙管委牵头揽总、管理局具体负责、涉蒙山四县联动、公检法司“行刑衔接”、社会监督员配合监督的联防联控格局,先后开展了违法建设、水资源、森林资源、地质遗迹、特色保护类村庄等专项巡查;编制完成了《蒙山保护总体规划》,划定保护范围1240平方公里;推动“激活蒙山”与“山水项目”互促互融,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落地落实,针对区域生态问题,综合地质、地理、环境、生物等多学科概念,科学打造单体特色工程,丰富生态要素,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域做好水文章。坚持留住水、护好水、发展水,形成生态环境与产业关联联动的良性循环,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为“水润蒙山”打下良好基础。投入1.5亿元对各园区景区、博物馆、道路交通、标识系统、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系统提升;先后与12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与83家单位建立“合作伙伴”,与国内23家地质公园签署了“姊妹公园”;邀请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到公园拍摄了12集蒙山生态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十套播出。组织并参与了8次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宣传活动,其中,2023年世界地球日活动期间,与雁荡山等29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举办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周活动,并在活动期间荣获“年度贡献奖”“最具人气公园奖”两项大奖;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成功举办了2023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公园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
大众网记者提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蒙山一本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韩东(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23年5月,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启动编纂《蒙山一本通》。到今天,《蒙山一本通》正式成书。
《蒙山一本通》是一本关于蒙山的基础性参考读物。书本内容涉及范围主要为与蒙山区域有交集的蒙山四县13个乡镇、7个国有林场。在编纂过程中,本书充分参考了《蒙山志》《平邑县志》《蒙阴县志》《费县县志》《沂南县志》《蒙山古盐道》《蒙山生态文化丛书》等大量涉蒙山文献资料。
本书内容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区域概况、地质地理、动植物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沟峪村落、功能分区和旅游服务。本书贯穿了“地质—地理—地缘”主线,突出地质地理环境对自然人文的影响,特别阐述了蒙山作为鲁中南山岳集中分布区的核心在区位上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其中,沟峪村落部分作为蒙山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本书中单列一章做了重点概述。
鲁网记者提问:请问在前期调研和《蒙山一本通》编纂过程中,团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邵长三(临沂市蒙山保护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于2023年5月启动前期调研工作,组成5支调查队分赴平邑、蒙阴、费县、沂南四县的沿蒙山镇村、国有林场和相关单位,开展了为期七个月的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以5月31日零时作为标准调查时点,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共收集调查表2200余份,拍摄照片3000余张。在现场调查基础上,成立了《蒙山一本通》编纂小组,启动编纂《蒙山一本通》。编纂小组将现场调查数据与搜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充分的比对分析,并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认证、补充资料。形成初稿后,编纂小组先后经过十几轮修改完善,并邀请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文化旅游局、林业局、水利局、党史研究院等市直部门和平邑、蒙阴、费县、沂南四县相关领导、专家进行了座谈论证。
在书稿形成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审阅稿件,并提出了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县区领导、专家和曾参与蒙山旅游开发的多位老领导对本书的编纂给予了巨大支持与帮助;现场调查过程中,各部门、镇村和林场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发扬沂蒙精神,全力配合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蒙山区域调查涉及面积大、范围广、领域多,《蒙山一本通》的编纂难免会有疏漏,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调查补充,同时也欢迎广大热心人士提供蒙山新情况、新资料,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