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在线访谈>>正文

临沂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 局长鞠成祥访谈:坚持共建、共享、共惠理念描绘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2024年12月18日 

 

管理局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鞠成祥做客《政务访谈》。鞠局长,欢迎您!

鞠成祥: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沟通交流。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管理局网站: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19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我市的一块“金字招牌”。鞠局长,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相关情况。

鞠成祥:好的,主持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北,覆盖14个乡镇,区域总人口约68万人,包含蒙山园区、钻石园区、孟良崮园区、云蒙湖园区和岱崮园区五大园区,总面积约1804平方公里。公园境内有山东第二大山--蒙山,横跨临沂市四个县,总面积约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亚岱”。截至目前,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域内发现的重要地质遗迹点有44个,类型包括地质剖面遗迹、岩石遗迹、矿床与矿业遗迹和地貌景观遗迹等,按照科学价值分类,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点有5个,国家价值的点11个,区域价值点10个,本地价值点18个,共同组成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框架。

管理局网站:感谢鞠局长的介绍。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在推进公园保护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工作中的新做法、新模式。

鞠成祥:近年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两山”理念以及“共建、共享、共惠”的发展原则,统筹保护修复、系统研究、融合带动“三位一体”,创新实施“1531”总体工作思路,广泛引导驻地政府、文旅主体和社区居民常态化参与到公园的保护、管理、建设中,不断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元素、新动能、新亮点。

(一)坚持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屏障”。一是构建统一保护大格局。公园在“1+1+4+N”执法监督体系基础上,于今年进一步实施了“蒙山之盾”项目攻坚,创新建立“1332”执法监督联防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跨部门执法监督专项行动,将“保护触角”延伸到五大园区一线。二是推动生态系统大修复。近年来,临沂市累计投入各级配套资金50多亿元,实施了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修山、护林、整地、扩湿、增绿,生态要素和生态质量大幅提升,逐步形成“林葱水净,峰险崮奇,山水相依,浑然天成”的生态格局。三是编制绿色发展大规划。公园先后编制完成《蒙山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5年)》《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规划》《蒙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建立重点规划和项目前置审核机制,完成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并配套编制专线规划,较好地解决了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二)坚持科研创新,绽放“生态内涵”。一是掌握资源夯基础。为深入掌握公园各类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现状,公园成立专班,利用半年时间,组织开展了全域调研,编纂成书《蒙山“一本通”》,梳理涉公园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发展概况等3000余条关键信息,为公园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今年我们还开展了“蒙山中草药调查”项目攻坚,采集鉴定中草药430余种,为研究、阐释、转化蒙山中草药文化和康养文化准备了“一手资料”。二是聚才引智强合力。公园现为山东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与中国地大等8家高等院校、山东地矿七院等4家科研院所、雁荡山等25家国内外地质公园及4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组建了包含35名专家的蒙山文化研究专家库,常态化开展各类论坛和“沙龙”,实施合作研究项目17个,全年组织科普教育“五进”活动130余场次。同时,我们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成立蒙山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致力于提升生物多样性研究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本土人才。三是锚定文脉抓传承。公园进一步优化了文化研究专家库,深入推进寿文化、红色文化、康养文化等挖掘整理,绘制完成“文化地图”,编印《东蒙古道文化选辑》,接续激活“蒙山文化基因”。今年以来,公园获评“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张盈松沂蒙山地质科学科普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

(三)坚持融合发展,加快“生态蝶变”。一是抓“金字招牌”带动,助力腹地乡村振兴。近年来,公园联合驻地政府和广大村庄、社区,不断放大“土特产”优势,盘活“人地钱”要素,连片实施了乡村产业“特色提升”工程、人才兴村“四雁工程”和乡村建设“百千工程”,深入开展“走进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营造亲清营商环境”活动,经过5年多的政策接续和持续努力,先后培育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等12个特色产业,发展畜牧屠宰等5大优势产业集群,接续打造全国文明村百泉峪等美丽乡村135个,公园腹地乡村已进入串珠成链、连片振兴的新阶段。二是抓“红绿融合”互促,绽放多彩文化旅游。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公园坚持“红绿结合,康养引领”,实施激活蒙山、“水润蒙山”文旅发展战略,坚持存住水、保护水、发展水,实施大小水利项目130余个,深入推进“蒙山·鹤鸣湾”等重大文旅项目,通过大项目引领、好环境衬托,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精品民宿、优质水厂、房车营地、艺术馆堂等70余家,带动地方就业上万人。同时,为推动山变为“网红山”、崮变成“网红崮”,扩大“蒙山流量”,我们实施了“蒙山之声”攻坚项目,拍摄网红宣传视频20余部,网络点击量超150万人次,公园的灵气、发展的底气、旅游的人气进一步提升。三是抓“馆群矩阵”建设,升级特色地质研学。近年来,公园累计投入上亿元提升5大园区、8大展馆的科普、研学、教育、旅游功能,并于今年进一步打造了一处世界地质公园特色资源展示室,结合“蒙山红带工程”攻坚项目,采取孕育成“点”、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方式,打造了以世界地质公园主博物馆为核心的研学体系,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红绿古蓝今”馆群研学矩阵,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10余万人次,沂蒙山地质公园馆群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中国第四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等荣誉称号。

管理局网站: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禀赋,抢抓机遇,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施了水润蒙山项目,请问该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鞠成祥:经统计,自2022年提出“水润蒙山”到2024年汛前,蒙山区域结合“山水项目”等共完成水利建设修复项目72个,总投资超1亿元,与2022年6-8月相比,2024年6-8月“水润蒙山”项目周边沟峪及径流增加蓄水量约17万立方米,增长率约115%,蒙山的灵气、发展的底气、旅游的人气进一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山前山后主要沟峪游客量由2022年6-8月份的84.42万人,增至2024年6-8月份约118.99万人,年增长率约18.72%,李家石屋金线河流域、大洼银线河流域6-8月份游客数量超过了龟蒙、云蒙、天蒙主景区,休闲度假游成为主流。随着游客涌入和消费能力回升,沟峪内的农家乐、民宿、酒店等商业服务设施数量由2022年的152家增长至2024年的203家,年平均增长率15.56%,扭转了疫情期间的低迷状态,呈快速发展趋势。费县周家庄商业设施建设持续领跑,源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引导和对旅游环境的持续提升。据统计,“水润蒙山”项目周边农家乐、民宿、酒店等日平均营业额由2022年6-8月份的86.31万元,增长至2024年6-8月份的150.71万元,年增长率约32.14%,百花峪流域继续领跑,沟峪经济表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管理局网站:好的,感谢鞠局长的介绍。蒙山是临沂最独到、最有竞争力、最有特色、最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激活蒙山是继“点靓沂河”后全市旅游发展第二步的重要任务,在激活蒙山方面,管理局都有哪些亮点做法?

鞠成祥:一是实施“蒙山红带”工程。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对蒙山教学基地进行系统提升,打造《省委三进蒙山》等微课程6个,编印《蒙山红色故事连环画》,打造“秘密交通线”沉浸式研学模式,今年以来基地累计接团30余个、1700余人次。二是打造“蒙山之声”外宣品牌。推出“水润蒙山”“网红崮”等六大宣传系列,推动山变为“网红山”、崮变成“网红崮”,吸引更多文旅企业关注蒙山、投资蒙山。截至目前,已发布宣传视频18部,累计播放量超160万。同时,借助全球、亚太和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等大型活动,深入宣传蒙山旅游,接续助力激活蒙山和乡村振兴。三是打造蒙山特色资源展示室。收集、整理、提炼各类展陈展品1600余件,升级“张盈松地质科普工作室”,全面展示蒙山保护发展大事记、蒙山生物多样性、地质遗迹、历史文化。四是开展“蒙山中草药调查”。采集鉴定中草药430余种,掌握蒙山区域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科学解读蒙山中草药资源,为中药教学、科学研究及野外实习提供基础信息,为蒙山康养产业、自然研学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五是推动蒙山科研科普走深走细。采取孕育成“点”、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推进思路,整合八大地质馆优势资源,打造蒙山科普走廊和科普栈道,构建起以公园主博物馆为核心的“研学矩阵”,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10余万人次,今年世界地质公园先后创成中国地质学会科普研学基地和“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并再一次荣获全国世界地质公园最具人气公园奖和年度贡献奖。六是强化项目服务,问计问需文旅发展。管理局与涉蒙山83家文旅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开展“走进世界地质公园·打造亲清营商环境”活动2轮,由班子成员分别帮包10余家企业,对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累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8个。激活蒙山开展以来,管理局主动对接市激活蒙山文旅专班和市文旅集团,全程跟进服务“蒙山·鹤鸣湾”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蒙山区域在建(续建)重点项目15个,新开工重点项目5个,其中“蒙山·鹤鸣湾”一期项目进度过半;岱崮“無名境·回崮”精品民宿已经营业,累计接待游客或参观人员7000余人次;大洼广清玉蒙山康养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启动运营等。

管理局网站:鞠局长,经过您的介绍,我们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的各项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祝愿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鞠成祥: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管好、擦亮、用足世界地质公园“金字招牌”,深化打造成熟稳定的保护体系、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综合高效的研究体系、统一多元的宣传体系,盘活“绿水青山”,做实“金山银山”,继续谱写“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丽故事。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关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 常见问题